您的位置:首页 >生活 > 正文

最美的光在舞台发亮——“百团百角唱新歌”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活动综述

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

“做最美的光在舞台发亮,看百团百角百花齐放。高歌未来把新时代唱响,让世间美好随我们绽放……”7月9日晚,“百团百角唱新歌”湖南省文艺院团竞演颁奖典礼在湖南大剧院举行。

历时近5个月,近800家文艺院团、2万多名文艺工作者同台竞技。聚焦新时代、推崇新创作、鼓励新表达,这次竞演活动,是献给人民的舞台艺术盛宴,更是全省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的新起点。


(资料图片)

为人民而歌

百团百角唱新歌,“唱”什么“歌”?唱人民的歌。

“杨裕兴的面,奇珍阁的鸭,德园的包子真好呷……旧时胜地多闻名,如今处处网红行……”长沙腔,花鼓韵,热闹欢快接地气。花鼓戏是湖南最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之一,在7月7日的决赛现场,当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花鼓戏表演唱《长沙味道》响起,屏幕上熟悉的景观依次出现,演员带领观众游览网红长沙,感受人间烟火,迅速掀起了小高潮。

同样收获观众热烈掌声的,还有群舞《逗虎》和《情归》。《逗虎》由张家界市交响乐艺术中心创排,这支土家族男子舞蹈源自当地的非遗项目地虎凳,展现了张家界村寨之间小伙子相互嬉闹,斗酒、斗拳、斗凳的场景。节目中,极具土家族特色的音乐、舞蹈、服饰等,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张家界的土家村寨中。

在这场竞演中,杂技表演打动观众的不只是高超的技艺,还有浓烈的情感。省杂技艺术剧院创排的杂技情景剧《妈妈和女儿》没有一句台词,却用精准的肢体动作和恰到好处的配乐,将技巧难度与情感温度融为一体,诠释出母女深情,触动了观众柔软的内心,惹人热泪。

展湖湘精神

歌以言志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湖南人,“若道中华国果亡,除非湖南人尽死”的湖南人,歌里自有湖湘风骨,舞中尽展湖湘精神。

“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”,湖南是红色热土。常宁市歌舞剧团创排的《一条大路长又长》选自民族歌剧《八百矿工上井冈》。民族歌剧《八百矿工上井冈》以水口山工人运动为主要内容,讲述了宋乔生、耿飚等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,勇于战斗,敢于牺牲,带领常宁八百矿工义无反顾奔赴井冈山,踏上革命斗争伟大征程的光辉事迹。

参加竞演的片段《一条大路长又长》从百姓送亲人上战场的角度,展现了母亲、妻子、儿女和矿工们依依惜别的场景,众多家庭舍小家、为大家的动人情怀,用有血有肉的演出还原历史,拉近现代人与历史事件的距离。看过片段后,不少观众说:“太感人了,我一定要去看看整部歌剧。”

新角度、新方式、新故事,为经典作品或故事等赋予新的活力。省湘剧院将伟人诗词、湘剧高腔、流行演唱、文旅结合四大元素相融合,创新演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名篇《沁园春·长沙》,朝气十足。省昆剧团的昆剧小戏《热土沙洲》讲述了“半条被子”故事发生地——郴州汝城沙洲村的新故事:在村民的努力下,沙洲村红色旅游蓬勃发展,用人们喜爱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。

省话剧院创排的话剧《我命由我》讲的是当代中国青年艰苦奋斗、自强不息的实际行动,同样传承了先辈们的伟大精神。

“文化传承,有我”

舞台艺术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湖南的文艺工作者用青春与热血,不负使命。

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多媒体融合京剧表演《成角儿》,讲述的是节目主角纪瑶瑶的真实故事。纪瑶瑶的祖父是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创始人、京剧名家达子红,家中几代人都进入了梨园行。在多媒体的呈现下,短短几分钟,纪瑶瑶演绎了一个京剧演员成长的艰辛与不易,也回答了很多人的疑问:新时代,戏曲人坚守的理由是什么?“从前,我爷爷唱戏是为了养家糊口,养活剧团。现在,我因为热爱传承京剧艺术,传承我们的文化。”

湘潭市艺术剧院等单位创作的器乐合奏《国风·唢呐新韵》,则是对传统艺术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的积极探索。它以湖南民间传统乐器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,辅之以竹笛、二胡和民间打击乐等,从传统曲调中提炼主音律,融合国家级非遗项目青山桥唢呐、省级非遗项目打油鼓,以现代风格重构传统乐器的演奏表演方式,探寻传统民族民间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深度融合,令人耳目一新。

7月9日晚的颁奖典礼现场,76岁的汉剧艺术家肖昌明、80岁的湘剧表演艺术家左大玢和94岁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钟宜淳都来了。

他们身姿矫健,头脑敏捷,声音洪亮,与观众交流自己一生的演艺心得:坚守信念,永不放弃;守住清贫,耐住寂寞;戏比天大,悲天悯人。新进“十佳演员”将3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围住,一字一句说出心中信念:“文化传承,有我。”

让我们期待,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在老一辈的传帮带下,坚定文化自信,坚持守正创新,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。文化传承,有你有我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,传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内容仅供参考

关键词:

热门资讯

最新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