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新华社贵阳7月8日电 题:守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
新华社记者向定杰
以“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——推进绿色低碳发展”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8日开幕,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,这场盛会围绕生态文明领域的热点焦点,分享新理念、发布新成果、达成新合作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会场外悬挂的标语,透露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深邃思考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,如何统筹推进,中国正用绿色发展实践生动作答。
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。从产业生态化,到生态产业化,发展绿色经济是未来方向。比如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,多为山地和丘陵,一度对生产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。而时下,梵净山上四方游客争相打卡,赤水河畔万亩翠竹迎风招展,苗岭深处林下经济生机勃发,各地“生态饭”越吃越香。
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持续攻坚改善环境质量。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绿色低碳发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,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,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、清澈水质、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,从“求生存”转变到“求生态”,从“盼温饱”转变到“盼环保”。近年来,各地坚持不懈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聚焦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生态环境中的幸福感。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重塑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消费方式,推进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,就能不断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,传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内容仅供参考
关键词: